• 期刊首页
  • 学校概况
  • 期刊简介
  • 期刊导读
  • 投稿须知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公告

  • 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学生...
  • 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学生...
  • 关于做好国际小学期及暑...
  • 关于做好国际小学期及暑...
  • 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馆改造...
  • 中国人民大学多媒体教学...
  • 中国人民大学技防监控基...

学术

  • 国发院“国家高端智库”...
  • 国发院“国家高端智库”...
  • 国发院“国家高端智库”...
  • 国发院“国家高端智库”...
  • 关于做好“两会”期间实...
  • 中国人民大学家属区智能...
  • 中国人民大学中关村校区...

交流

  • 关于举办第3期教职工公文...
  • “培养新一代全球领袖”2...
  • 关于选拔本科生参加2018...
  • 关于2018年驻外后备干部...
  • 克里斯蒂安·霍夫曼教授...
  • 选拔本科生于2019年春季...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学术 > 正文

国发院“国家高端智库”系列活动:“理论与政策”研讨会(第13期)
2018-07-10 09:32:18

主 讲:彭俞超  中央财经大学丝路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时 间:2018年6月29日(周五)14:00-16:00

地 点:中国人民大学 崇德西楼(原科研楼A座)815会议室

 

摘 要:

  我国当前出现的经济“脱实向虚”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构建了内生融资约束的两部门模型,模型中银行对风险异质性企业存在差别性对待,在缺少直接融资方式的情况下,这将导致企业金融化和影子银行的形成,引起较高的金融风险。相对于经营风险更大的企业,经营风险更小的企业能够从银行获得更多的信贷支持,从而企业金融化程度更高。而且,这一影响在国有银行占比较低的地区更严重。基于2007-2016 年非金融行业上市企业的样本和多种模型设定的经验分析均支持了上述结论。基于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一个系统的金融体系改革框架,以实现金融稳定和经济效率的双重改进。

 

主讲人简介:

  彭俞超,中央财经大学丝路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武汉大学管理学学士,法国诺欧商学院管理学硕士,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后,英国杜伦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金融发展、影子银行、货币政策等。目前已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十余篇论文。

 

人大国发院教师与博士后事务部

2018年6月25日


上一篇:国发院“国家高端智库”系列活动:“理论与政策”研讨会(第13期)
下一篇:最后一页

  • 网站首页
  • 期刊简介
  • 期刊导读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1 CA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53486号